记者丨覃毅 编辑丨谭璐
盐城硅王,出新招扭转困局。
7月中旬 ,朱共山控制的协鑫科技宣布,与太保投资香港公司合作,共建RWA中台基础设施 ,推动旗下资产代币化 。
RWA是将房地产 、碳配额、电站收益权等现实资产,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“代币化”,投资者以更低门槛参与能源市场投资。
“有助于公司拓宽多元化融资管道 ,推动绿色低碳资产的透明化、标准化与全球化流通。 ”协鑫科技称 。
这不是朱共山第一次出手代币。
2024年底,其掌控的协鑫能科,就携手蚂蚁数科,完成了全球首单光伏绿色资产RWA ,融资金额超2亿元。
刻下,光伏市场还处于调整期,协鑫科技一年亏损近48亿元 。朱共山大胆尝试 ,2000亿资产协鑫系也在探索新路。
盘活资产
朱共山相信,通过RWA的全球发行,协鑫科技有望盘活资产。
此次与太保资管香港公司合作 ,双方将共建RWA中台基础设施 、数字资产投资与客户协同网络,以及探索稳定币场景与收益模型。
来源:太保资管促成该项合作,朱共山并非心血来潮 。
光伏产业链的各家 ,普遍巨亏,现金失血,估值承压。至7月25日收盘 ,协鑫科技市值约350亿港元,较高点缩水超800亿港元。
“当察觉到行业产能过剩、供需错配问题日益严重时,我们就意识到,传统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。”朱共山今年接受采访时提到。
“协鑫的路线就是别人卷价格 ,我们卷技术;别人学技术,我们卷零碳。”朱共山盯上了“零碳资产定价权 ” 。
此次与太保资管香港合作,是他的一次大胆尝试。
光伏行业的周期性 ,呈现了重资产特点。通过RWA代币化,将协鑫的重资产业务,转化为市场认可的金融资产 ,相当于把颗粒硅的“碳价值”,做成可流通的数字资产 。
去年底,他旗下的协鑫能科就先行一步 ,携手蚂蚁数科,完成光伏绿色资产RWA,锚定的资产是位于湖南、湖北的82MW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 ,投资者可通过区块链技术,参与投资。
今年6月上旬,协鑫能源又宣布,与蚂蚁数科一起成立新公司“蚂蚁鑫能” ,探索能源RWA的新场景 、新方案。
等待回暖
光伏硅料是协鑫科技的核心业务,朱共山积极扩产,抢占N型市场增量空间 。
当下的硅料市场 ,通威、大全能源等企业采用改良西门子法,产出的是棒状硅,协鑫的颗粒硅采用流化床法生产 ,能耗和生产成本更低。
朱共山力排众议,于2023年前后扩产颗粒硅,形成徐州、乐山、包头和呼和浩特四大生产基地 ,至2024年底,其颗粒硅总产能达48万吨。
他一手扩产,一手拿下数个百亿级长单。
其合作方名单上 ,已有隆基股份 、TCL中环、晶澳科技等多家头部企业 。2024年,前五大客户的出货量,合计约20万吨,占其总出货量的71.2%。
2024年 ,协鑫的颗粒硅出货量为28.19万吨,同比增长45%,销产率达105%。公司数据显示 ,其颗粒硅已占据25%以上的市场份额 。
更重要的是,光伏组件的“N型化 ”正全面加速,过去数月 ,颗粒硅在下游N型市场的接受度大幅提升。
一些行业人士表示,主要是N型电池对硅料的纯度、杂质含量等指标,要求严苛 ,而颗粒硅的生产工艺在纯度上更胜一筹,能够有效提升N型电池的转换效率。
2025年,光伏行业的涨价预期浮现 ,晶硅环节作为关键上游,成为市场焦点 。
有报告显示,7月中旬,头部多晶硅厂上调部分订单致密/复投料报价 ,最高达37元/kg。
1-3月,朱共山的颗粒硅,平均生产现金成本(含研发)约为27.07元/kg ,市场回暖,他资金压力也会大为减轻。
“价格上涨,缺乏现货成交的实质性支撑 ,说明并非需求推动 。”隆众资讯绿电产业链分析师方文正指出,上涨主要是“反内卷”政策导向以及行业自律,本质为预期驱动。
若价格逐渐企稳回升 ,协鑫与客户签订3–5年长单,锁量不锁价,将留下涨价弹性 ,有望扭亏为盈。
抢占先机
朱共山缔造的协鑫集团,是一头能源巨兽 。
协鑫系集风光储氢 、源网荷储于一体,资产规模超2000亿元。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,朱共山家族的身家约255亿元。
“当前行业阶段性产能过剩与价格战 ,本质是技术迭代周期中,新旧产能的替代摩擦。”
关键时期,朱氏强调“战略定力 ” ,打造由技术、成本、规模形成的“三位一体”竞争壁垒 。
在颗粒硅之外,朱共山也在布局钙钛矿 、BC技术等,以求抢占先机。
这是一种新型光伏材料 ,可以在较低温度下通过溶液法进行生产,应用场景相对不受限,轻松实现太阳能到电能的高效转化。
2019年 ,协鑫光电成立,专注于钙钛矿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 。今年6月,该公司在苏州投资的钙钛矿产业基地开启投产 ,朱共山到场致辞。
他强调,要沿着“产能陆续放量—大规模制造—叠层产能大爆发”的路径,推动钙钛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商业化应用。
“钙钛矿对协鑫不仅是技术补位,更是从‘造产品’转向‘定义场景’的战略跳板 。 ”朱共山说。
继完成近5亿元C1轮融资后 ,今年7月21日,协鑫光电又宣布,完成了C2轮近2亿元融资 ,用于吉瓦级钙钛矿产业基地的建设与产品科研,加速商用组件的量化产进程。
关键在于,如何在技术投入、产能布局与现金流之间 ,取得平衡 。
2024年,协鑫科技营收151亿元,同比下降超五成 ,由盈转亏,净亏损达47.50亿元。
今年3月,朱共山与多名执行董事达成一致意见 ,主动削减年薪,合计减至1640万元(2024年度)和1630万元(2025年度)。相比2023年,减薪幅度超过九成 。
好在最坏的时刻已过去,今年1-3月 ,其光伏材料分部的EBITDA约为5亿元,经营业务现金流开始回正,协鑫有望逐步恢复元气。
市场见好 ,朱共山抢先入局资产代币化,则将为其能源帝国提供新的可能。
图片来源:协鑫科技,除标注外
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 ,尽在新浪财经APP责任编辑:石秀珍 SF183